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学习园地
首届印度全球服务展情况报告
2015-09-18 15:29:00 来源:内网“学习园地”

   按商务部服贸司要求,并经市领导同意,我中心常务副主任梁惊原、展览会务部李晓尧组成2人推介工作小组赴印度参加在印度新德里举办的首届印度全球服务展。工作小组通过参观展览、参加重要活动、拜访组委会、与展商沟通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了该展会展览展示、重要活动、招商招展、组织执行等相关情况,形成了《首届印度全球服务展情况报告》。

  附件:首届印度全球服务展情况报告

                                                                              梁惊原  李晓尧

                                                                                2015年5月27日

附件

  首届印度全球服务展情况报告

  一、印度全球服务展有关情况

  首届印度全球服务展于2015年4月23日至4月25日在印度新德里举办。该展会由印度商工部主办,印度工业联合会和印度服务出口促进委员会协办,是一个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综合型展会。

  (一)展会以展览展示为主,兼顾会议活动和贸易洽谈

  首届印度全球服务展在整体设计上以展览展示为主,同时安排有16场研讨会议并设交易洽谈活动。展览展示聚焦印度10大服务业领域,具体包括信息技术及电讯、观光旅游、传播媒体及娱乐、医疗保健、物流、专业服务、教育、研发、航空、中小服务业企业。国内外共计350余家企业参展,英国、新加坡、乌拉圭、突尼斯等16个国家和印度国内18个省份参加了展览,展览总面积达32000平方米。

  从展览效果上看,展览主要以特装方式呈现了印度的软件、医疗健康和传播媒体及娱乐业等优势服务业领域,展示效果突出;研发、航空、物流、专业服务等非重点领域采用标准摊位的方式展现,展示效果一般。从展览方式上看,展览主要通过图片、实物、多媒体、现场互动等方式进行展现。从展览观众看,现场参观客商较多,大多数来自印度国内,部分客商来自境外。

  展会在新德里国际展览中心举办,此展馆位于新德里市中心,建于1972年,总面积72000平方米,拥有18个展厅,11个入口,是印度最大的展馆之一。此次展览共用了7个馆,分别是7、8、9、10、11、14、18号展馆。

  展会期间共举办了16场研讨型会议。从内容看,主要分为两类会议,一类是国家或地区间合作论坛,包括印度与海湾/中东/西亚/北非合作论坛、亚洲南盟合作论坛、印度俄罗斯高新技术贸易合作论坛、澳大利亚服务贸易经验分享会等;另一类是行业研讨会,包括旅游业的奇迹——印度圆桌会议、加快数字化转型研讨会、传播媒体及娱乐业中伙伴关系的建立研讨会等。会议主要采用主题演讲或嘉宾对话方式,内容较为丰富,现场气氛活跃,环境布置简洁。会议活动集中在5个会场内举办,会场均由挡板在展场中临时搭建而成,会议规模约50人到400人不等。

  贸易洽谈活动主要通过网上注册预约、现场对接洽谈方式组织,组委会不收集、不统计、不公布有关洽谈成果。展会现场设有洽谈区,面积约150平方米,设有10张洽谈桌。

  (二)开幕式等重要活动层次规格较高

  首届印度全球服务展重要活动主要包括开幕式、欢迎晚宴和闭幕式等,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印度商工部部长希塔拉曼、印度财政部部长杰特利分别出席三场活动并发表演讲。

  开幕式于展会首日下午5点至7点在12号馆内举行。开幕式以播放印度服务展宣传片开始,印度商务工业部部长、印度服务出口促进委员会主席、印度工业联合会主席、电信企业代表、医疗企业代表、印度银行业协会主席分别发表讲话。最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发表演讲,他表示印度将以此次展览为平台,展示印度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与机遇;印度将充分发挥其人力资源和语言优势,强化信息技术及电讯、医疗保健等知识服务领域在全球的优势地位,并将努力提升印度金融、文化、旅游等其它服务领域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开幕式参加人数约1000人,主要包括政府官员、驻印使馆人员、商协会代表、参展商及部分客商。

  开幕式采用演讲人主席台就坐、听众按区域就坐的方式,主席台就坐11人,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居中。听众区分为红色、橙色、蓝色、绿色4个区域,按照嘉宾所持请柬对应颜色从对应入口进场并在对应颜色区域就坐。开幕式主背板采用三联屏投影方式呈现,会场中部设2块投影幕方便后排听众观看。

  欢迎晚宴于展会第二天晚7点至9点举行。活动以印度传统音乐表演开始,印度商工部部长希塔拉曼发表演讲,参加人数约800人,采取自助餐方式就餐。

  闭幕式于展会最后一天下午2点举办,主办方通报了本届展览的情况并宣布下届展览的举办时间,印度财政部部长杰特利发表演讲,参加人数500人左右。

  (三)关于展会宣传、注册、票证、安保等情况

  1. 展会注重网络手段宣传。印度全球服务展主要依靠网络进行宣传推广。其官网(www.gesdelhi.in)于2015年年初上线,官网载有展会宣传、新闻报道、国际客商参会说明、展位分布图、会议活动列表、部分参展商名单、参展商说明书等大量实用信息。除官网宣传外,主办方还开发了手机应用平台,依托移动网络营销方式推送展览信息,宣传展会,吸引企业参展。

  2. 参会注册与票证分类较为简单。参会注册采取电子邮件预注册与现场注册相结合的方式,现场注册需提交名片并填写注册表,展会现场设有4个注册点,可领取注册表、填写信息并领取证件。参会证件分为重要活动邀请函、嘉宾证、展商证、客商证和参观券,所有票证均免费。重要活动请柬由组委会直接定向发放。进入不同展馆参观时,工作人员会扫描票证上的二维码,以记录客商参观区域。

  3. 展会安保措施全面严格。每个场馆的入口均设有安检门和手检设备。开幕式等重大活动时,增配X光机并有便衣警备人员现场巡查。照相机、摄像机、电脑设备和背包均不可以带入会场。

  此外,主办方安排了从主要酒店至场馆、各场馆间的穿梭巴士和引导志愿者,并在展馆内提供快餐厅和咖啡厅等餐饮服务。

  二、印度全球服务展与京交会情况对比

  (一)从展会功能定位与发展目的看,两个展会定位与目的类似。印度全球服务展旨在为印度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企业打造一个全球性的展示平台,进一步挖掘本国的服务业出口潜力,促进印度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搭建各国服务贸易企业交流合作、共享商机的平台。京交会定位于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旨在成为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窗口、服务领域引领发展和促进交易的平台、服务贸易国际交流合作的桥梁,为推动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培育“中国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作出贡献。

  (二)从展会涵盖服务领域与呈现方式看,两个展会均为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综合型展会,都涉及旅游、健康、物流、科技等服务领域,也有体现各自国家不同优势和重点发展的领域,如印度服务展更多突出信息技术及通讯传媒,京交会更突出电子商务、文化贸易等,相比较而言,京交会涵盖的服务业领域更为全面。从呈现方式上看,两个展会均以展、论、洽方式呈现,但京交会无论活动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印度全球服务展以展览展示为主,会议活动及贸易洽谈为辅。京交会展、论、洽并重,更突出行业引领与洽谈交易,每届京交会均有超过5万平方米的展览展示,举办近十场引领行业发展的大会,百余场企业、项目、国别、省市、行业专题推介或专场洽谈交易活动。

  (三)从展会组织机构及招商招展效果看,由于印度商工部高度重视、组织机构职能分工明确、招商招展渠道资源广泛,招商招展效果良好。印度商工部作为印度全球服务展主办单位,主要负责国际代表团和省市代表团的邀请和组织工作,印度服务出口促进委员会协助印度商工部开展工作。印度工业联合会作为展会协办单位,主要负责服务业各领域企业的邀请、组织和参展工作,利用其在印度境内的57个办事处、海外的8个代表处、国际上的240个商协会合作伙伴以及所属的近10万家会员企业资源,定向邀请企业参展。展会组织了包括塔塔集团、印度银行、星空传媒集团、微软(印度)在内的一批代表印度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领域的知名企业参加展览。

  三、印度全球服务展对京交会的影响分析

  基于印度全球服务展的功能与定位、内容与形式、组织及举办方式等因素判断,印度全球服务展势必对京交会带来一定冲击和影响,初步分析冲击和影响主要来自国际化层面:

  首先,相似的目标定位对京交会发展形成挑战。2014年印度政府决定举办首届全球服务展,其目的不仅仅是促进国内服务业发展,更为向国际社会展现印度服务业实力、提升印度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京交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培育和提升“中国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发展目标带来较大挑战。

  其次,印度全球服务展的国际招商招展对象与京交会相同。本届印度全球服务展邀请了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中心等国际组织参加展会,同时还邀请其他国际行业组织、国外商协会代表以及国际买家参展参会。由于两个展会内容、目标相似、会期相近、又同在亚洲,与京交会的国际招商招展将形成竞争格局。

  第三,印度全球服务展举办周期与时间更具优势。从2014年开始,印度全球服务展将每年举办一届,第二届印度全球服务展已定于2016年2月24日至26日举办,连续每年举办全球服务展,更容易扩大展会影响,形成品牌效应。举办日期先于京交会,直接影响京交会国际嘉宾、国际专业客商的邀请。此外,首届印度全球服务展提前半年即对外公布了印度总理莫迪将参加开幕式并演讲的信息,不仅体现了印度政府对首届全球服务展的高度重视,更极大地推动了展会的招商招展工作。

  印度全球服务展对京交会的冲击和影响,看似是两个展会之间的竞争,其实质是中印两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比拼与较量。反映在国家层面,是两国发展软实力(服务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博弈与竞争;反映在产业层面,是两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谁能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反映在企业层面,是两国服务业企业谁能在全球化发展中拿到更多的国际订单。

  从两国经贸发展关系看,中印同为世界两大新兴经济体,两国经济发展存在合作与竞争关系。基于“印度制造”机遇,中印在基础设施、工业及投资领域合作空间巨大;但在服务业领域,由于印度服务业占GDP比重已达六成,特别是印度在IT通信及医药研发等方面已具备明显国际竞争优势,加之印度具备语言及人力成本等优势,中印服务业领域在国际层面更多存在竞争关系。

  四、相关建议

  (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集中力量培育壮大京交会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3年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更加奠定了“中国制造”在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力;但是,中国服务走向世界的影响力才刚刚开始,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还有待提升。承载了将中国商品输出世界的广交会至今已举办58年118届,而承载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京交会至今刚举办3届,2015年之后又面临印度全球服务展的冲击和影响。

  在服务贸易成为价值增长新引擎的全球共识下,各国普遍重视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为促进中国服务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并在国际经济竞争中争取更多机会和份额,同时有效应对印度全球服务展对京交会的冲击和影响,应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办好京交会。《国务院关于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15〕81号)一文明确提出要不断提升京交会国际化程度,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建议从国家层面给予京交会在举办周期、业务指导、国际推广等方面更大的支持,恢复一年一办;邀请国家领导人出席并做主旨演讲;切实提高主管部委和支持部委的参与力度,向国际社会发布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权威政策信息,向跨国公司集中展示中国服务的能力与水平,集中政、产、学、研等多方力量,把京交会打造成为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服务、促进交易合作的服务领域唯一展会平台,像培育广交会一样培育京交会,不断扩大京交会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依托京交会做大做强中国服务和服务贸易,不断提高中国服务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贡献与份额,不断提升中国服务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

  (二)拓展国际招商招展渠道,着力提升京交会国际化水平

  印度全球服务展旨在推动印度服务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与京交会在国际招商招展资源方面形成竞争态势。建议进一步拓展国际招商招展渠道,创新国际招商招展方式,吸引更多的国际组织和服务企业参加京交会。一是深化与三大国际组织的合作,邀请其成员国政府部门、相关国际组织、知名企业参与京交会;二是拓展京交会国际合作机构,争取更多的国际组织、行业协会,特别是服务领域的国际组织,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商会等成为京交会境外合作伙伴;三是探索采用国际代理机构的方式,协助开展国际招商招展工作,加大京交会全球营销力度;四是依托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其客户资源参与京交会。此外,着眼于把筹办京交会的过程作为推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过程,在增加京交会国际推广频度和广度的同时,组织国内有实力的服务业企业参加国际服务贸易类展会,实现京交会国际招商招展的过程与推动服务企业“走出去”的有机结合。

  (三)发挥京交会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转型升级

  首届印度全球服务展吸引了印度IT及医疗等领域众多知名服务企业参加,展示了最新的技术及服务,对行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效应。建议自第四届京交会起在继续做好为参展商及参会客商服务、促进洽谈交易的同时,着力强化京交会对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把京交会打造成推动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转型升级的主力军。一是要收集、发布代表国际及国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规划及相关服务行业发展报告等;二是精选专题、优选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机构组织、承办相关专题活动,充分体现行业的代表性和前瞻性;三是通过各行业协会、各省区市推荐,遴选出一批服务品牌企业或优秀服务项目案例,参加展览展示或分享案例成功经验,配合多渠道、多方式宣传推广,最大化发挥服务品牌企业或优秀服务项目对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使有限的展会资源发挥最大的促进作用,尽可能放大京交会的带动效应,推动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不断转型升级。

中心视频